大帆航时代,国际贸易和海军战争以帆船为主导的“航海时代”,确保航道是城市的血脉。在19世纪末期,暹罗从垄断经济转为自由贸易。拉玛五世国王(King Rama V)也称为朱拉隆功国王(King Chulalongkorn)下令在湄南河挽叻縣(Historic Bangrak)沿岸建造一栋海关大楼,对进入和离开泰国的贸易商征税。它的功能是通往曼谷的门户,有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的目的是要显耀观众,不足为奇。
在文化创意艺术街区(Creative District) 的旧海关大楼,是由意大利建筑师约阿希姆·格拉西(Joachim Grassi)在18世纪80年代后期设计建造的,在当对西方公共建筑的影响相当普遍。旧海关大楼有宏伟的外观,前门面临河,是帕拉第奥(Palladian)建筑型式之一,从顶部三角形山墙嵌入时钟,窗口拱形横梁,和强烈的对称性主题。不幸的是,旧海关大楼只使用几十年就关闭了。海关大楼在1949年搬到孔堤(Khlong Toei)区。从那时起,这所大楼慢慢腐朽。
今天,人们还可以参观旧海关大楼,看看它以前的荣耀。虽然它的黄色油漆已剥落,木地板和百叶窗腐烂,屋顶部分崩溃,游客仍然可以第一眼就想象到它美丽的一面。正因如此,这些建筑物成为拍照和电影拍摄的背景,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家衛(Wong Kar Wai)導演的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