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7年到1954年,越南,寮国和柬埔寨是法国在印度支那(French Indochina)的殖民地。殖民地不仅为自己而且也为被强迫的国家提供服务。国家垄断企业逐渐制造某些产品。酒精,是法国印度支那(French Indochina)提供给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一种产品,最终被纳入精心管理。并由一家法国公司,即法国社会的印度支那酒厂(SFDI),帮助政府管理这些问题。在那个时期,SFDI酒厂不只限于法国印度支那(French Indochina)。事实上,它也在暹罗(Siam)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就在挽叻縣史(Historic Bangrak)的1号馆。
SFDI酒厂选择在1号房的位置并不奇怪。那时 欧洲人已经在曼谷挽叻Bangrak地区建立了第一条柏油路,另有法国大使馆(Embassy of France),邮政总局(Grand Postal Office),曼谷第一个海关大楼(Customs House),以及世纪之交所需的许多其他机构。
一号大厦的设计是新古典主义建筑,其前沿坡度显而易见。建于20世纪初,两层建筑采用砖石建造,并由其承重墙支撑。及四面坡屋顶的菱形瓷砖,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风格。2012年至2016年,皇家资产管理局(Crown Property Bureau)挽救了建筑大楼的遗弃。 由于其建筑罕见,1号房(House No. 1),已被艺术学(Department of Find Arts)列为一座古老的纪念碑。虽然SFDI酒厂不再经营操作,但它的遗产还在1号房(House No. 1),可当作各种活动的场所,并为挽叻(Bangrak)的新文化创意区(Creative District)增添了很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