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贵为泰国的国教,但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在这个开放的城市中蓬勃发展。曼谷历史悠久的挽叻县区有著几个世纪以来茁壮的穆斯林社区。哈龙清真寺是这个小社区的中心,位于法国大使馆对面,且在旧海关大楼的后方。这个回教堂不但是附近居民祷告的场所,它也为新兴的文创艺文区带来更不同的多样性。
西元1837年,一名阿拉伯裔的印度尼西亚贸易商穆萨·巴法德移民至挽叻县区,当时是一个名叫Ton Samrong的小村庄。这个贸易商有三个儿子:哈龙、乌斯曼及伊沙哈克,其中的两名继承了父亲喜好旅游的嗜好,乌斯曼前往马来西亚定居,伊沙哈克则是选择柬埔寨,只有哈龙坚持深根于曼谷,最终在这结婚生子。
最初Ton Samrong小村的清真寺位于河边,但在西元1899年时,泰国政府看到清真寺所在地是设立海关大楼的好位置。因此,与清真寺交易,将其移至今天所在处。这个清真寺最早的样貌据称是混合阿瑜陀耶王朝及爪哇风格设计而成,并用原木制造的。西元1934年,哈龙的儿子穆罕默德·优素福决定提高清真寺建材品质为现在的石砖。Ton Samrong不仅是清真寺的所在地,透过居民及信众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人们对伊斯兰教文化更详尽的了解。每周五的主麻日(礼拜日)社区聚集在一起祈祷,为社区增添无限活力。就算不是信徒,只要保有尊重的心态并获得允许,即可在旁参与居民活动,或是来这区品嚐泰国的穆斯林料理。